
 
眾所周知,氣候對當年葡萄果實,以及所釀葡萄酒的特性有著很大的影響。但除了某個年份的具體氣候情況,決定波爾多葡萄酒年份的因素還有很多。
要想釀出“完美年份”的紅葡萄酒,有五個條件必須符合:
1、開花期要旱且短,這樣有利于授粉,令到葡萄產(chǎn)量穩(wěn)定,并且有好的成熟度。
2、結果期,耍有少量的降雨,以加強單寧的口感,同時也防止果實顆粒過大。
3、葡萄果實變色期之前要嚴格控制供水,防止葡萄成熟過快。
4、臨近收成期要進行適當?shù)募糁?,以保證果實存成熟期得到充足的莽分供應。
5、收成期氣候良好且持久,在沒有雨水和霉菌的困擾下,部分晚熟的區(qū)城或果實在達期間發(fā)育到最佳的狀態(tài)。
要符合前兩個條件,春天的氣候需相對緩和,同時少降雨。
    第三個條件是一個好年份的決定性因素。七月,在葡萄果實的變色期間,要令葡萄樹暫停生長,天氣一定要干燥,土壤的含
水量低,此外樹冠要是夠大,以便于土壤的水分蒸發(fā)。
要符合第四個條件,八月和九月初的天氣一定要熱,降雨量也要恰到好處地讓葡萄樹能進行光合作用而不長出新芽。
最后,夜晚涼爽白天暖和是最佳的收割期氣候。這要看九、十月北大西洋的高氣壓是否能持續(xù)穩(wěn)定,使得吉隆河免受大西洋低壓的影響而下雨。
我們比較難碰到極佳年份,因為法國會受到不穩(wěn)定的海洋氣候影響,很難集齊上述五個條件。以2005,2006以及2007年為例,就能很好地詮釋這五個條件的影響。2005年,完美地達成五個條件,所以被謄為極佳年份。2006年符合了前三個條件,算得上好年份,2007年雖然只符合第五個條件,但天公作美,于是所交的答卷也稱得上合格。
2008年明顯就達不到前兩個條件了,潮濕,三月到六月中旬均以多云為主,很多產(chǎn)區(qū)在四月初還遭遇了一場霜凍。這也導致了開花期延遲,而且不平均。相對來說,七月氣候干爽,陽光普照,很好地契合了第三個條件,至少保證了土壤的干燥性。八月的氣候比較多樣,只是部分符合了第四個條件,盡管九月的天氣不錯,延續(xù)七月的干爽。九月末到十月末的葡萄收成期間,氣候干涼,最重要的是陽光充足,符合了第五個條件,也恰是晚熟年份成功的基礎。因此,2008年符合了五個條件中的兩個半,雖然不能晉級到極佳年份,但還是稱得上一個好年份。

要想釀出成功的干白酒,首先要有健康的葡萄果實,糖分充足,果香馥部,酸度恰到好處,葡萄皮的單寧偏低。這種平衡其實不難達到,只要在葡萄果實變色前的夏天不太熱或者大干。2008年和2007年的干白酒都備受贊賞。
這些條件也適用于蘇玳區(qū)和巴薩克區(qū)的貴腐酒。陣雨與干旱的氣候交互發(fā)生,這也是貴腐霉菌生長的極佳環(huán)境,有利于加強果實的濃部度,就像2008年的秋季一樣??上У氖?,很多莊園受到四月初霜凍和五月暴雨的影響,收獲的所剩無幾